一、学位授权点简介
版权所有 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 搜狗百科始建于1990年,2018年获得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收护理硕士专业研究生。学院护理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院围绕护理教育、中医护理、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发挥中医药院校学科特点,重视中医药特色与现代医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融合及应用,积极实践护教研协同发展,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发展潜力、宽厚的人文情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高级护理人才。
学位点现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共27名,经过科学规划,狠抓落实,本学位点已初步建成一支在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等方面基本适应办学目标要求、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学位点现有4家专业实践基地,其中直属附属医院2家,教学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保障学生优质高效地完成不少于18个月实践训练。
二、学位授权点培养目标与标准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型人才。具体要求是: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当代国内外重大社会问题和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技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自强不息,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医药和护理事业服务。
(二)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富有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文献资料以及撰写英文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热爱护理专业,愿为护理事业奉献,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直接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和专科型的中西并用全方位护理人才。
(三)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1.2学位标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指导小组联合培养的模式。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考核,依据研究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开设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覆盖主干学科方向,学位课程中专业基础课程为《高级护理实践》、《护理研究》、《循证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合格,修满学分,通过思想品德、学术活动、实践能力和毕业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达到《学院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学术成果规定》要求,经学校学位委员会表决通过者,授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人才培养
3.1 思政教育
教师注重将专业思想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将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之中,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术思想”、“怎样培育学术思想”、“培养什么样的科学道德教育”及“怎样开展科学道德教育”等根本问题展开了系列教育:医德医风教育之以案例反思作品制作成科普视频短片《房颤科普》作为志愿服务团队进行社区科普宣传;模范在我身边之抗击疫情有感等活动。
3.2 课程与教学
按照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要求,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及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任选课及限选课等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兼顾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设置,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将临床知识,科研知识传授于学生,更注重通过临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将职业素养培养和人文教育穿插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专场学术沙龙及专家报告会、社会实践等活动。
3.3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总经费97.5万元。省级课题17项,经费88.6万元。
3.4 学生培养
目前本专业学位点共有在读护理硕士专业学生35人。2019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6人,2020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29人。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学校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实践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学校校园网络覆盖率达到 100%,学生宿舍、教学场所实现了全面覆盖校园网络服务。同时,学校图书、电子信息资源完全能够满足研究生培养需求。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基本涵盖了医学类所有期刊,校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馆藏电子资源,可提供一系列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相应的多媒体学习库、医学素材库等,满足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阶段的要求。
五、存在的问题
1.导师整体学历层次有待提升,博士学位导师数量不足,师资结构需进一步完善;新导师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培养环节内涵认知需要进一步加强。
2.科学工作基础及研究待加强,各学科方向高水平科学研究项目和高质量成果不足。
3.基地建设与质量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4.对外交流情况有待进一步建设与拓展。
六、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继续加强导师建设。继续通过外引内培,提高导师整体学历水平。
2.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科研讲座及培训,进一步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项目和成果数量及质量,全面提升硕士培养水平。
3.进一步完善基地评价考核办法。
4.大力拓展与国(境)外高校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渠道,实现研究生国际视野及学科国际影响力的共同提升。